聖經裡有個無名的小女子,她只說了一句話「巴不得我主人去見撒瑪利亞的先知,必能治好他的大痲瘋。(列王記下5:3)」就讓神的名在世人中大得榮耀!
這小女子是亞蘭跟以色列打仗時,被亞蘭王的將軍乃縵擄去給他妻子做婢女的;她原本有家人、可能也有不錯的背景、她有不錯的信仰聽過先知以利沙的事蹟,卻因著戰爭淪為不自由的女婢。
這位連名字都無可考的女孩,所說的話卻被記載下來。若設身處地思想她的處境與作為,就發現她身上的過人之處:
她不因敵國將軍染大痲瘋而興災樂禍;她看見主母的煩惱、看見主人的無助,她誠心希望能幫到他們(「巴不得」我主人….這三個字講到他內心的真誠)。
小女子不看自己人微言輕,不像一般人選擇沈默,而是抓住機會,說出「巴不得我主人去見撒瑪利亞的先知,必能治好他的大痲瘋。」(「必能」這兩個字表現出小女子對神有極大的信心)
而小女僕的一句話竟能讓主人如此看重,甚至去找國王說這事(要去以色列找先知治大痲瘋),可以想見這小女子平時的行事為人必不叫人輕看她(生活態度很有見證),因此,她的言語就有分量。
這小女子的勇敢、愛心與積極,讓她能抓住機會為主做見證;他沒有因婢女的身份而選擇無聲或是因仇恨漠視別人的需要與痛苦,也沒有因惡劣的環境而傷害她善良的本質,她所做的,顯明她單純的愛!
我們傳福音也要這樣,不單是因著責任、也不是工作,而是真誠的關心人、體諒別人的處境,並把握機會向人作見證,使人得幫助、神得榮耀!
(~簡錄自方秀美牧師等候親近神聚會信息)